欢迎来到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网站!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通知公告   
  协会工作   
  会员动态   


当前位置: 工作动态 国内新闻
垃圾分类“浦口模式”贴近千家万户
阅读次数:1243 添加时间:2018-9-19 发布: 管理员
      首创“400”回收预约热线,垃圾换积分能抵物业费还能用来旅游,村民自治+党员分包让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率达96.3%……在一年多的探索实践中,南京市浦口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生活垃圾分类做得有声有色,迎来全国各地的参观考察者。生活垃圾分类“浦口模式”成效显著,得到业界广泛赞誉和认可。
城市小区:三个创新+分类施策 助推居民主动分类
    南京市浦口区城管局坚持“贴近千家万户,站在人民群众身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通过创新投放方式、创新积分兑换、创新预约回收,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真正入脑、入心进而入行,垃圾分类推行效果显著。
    8月7日,最高温度38℃,在林景雅园小区兑换亭,业主王女士送来一堆纸板兑换了960分的积分。王女士的房子还在装修,她过江来到新房做垃圾分类,看中的是积分可以兑换物业费这一福利。
    积分当钱花不新鲜,但这个“小钱”“用在哪才能让老百姓更愿意参与”,浦口区城管局为此花了心思。林景雅园垃圾兑换点里货品琳琅满目,除了常规的油盐酱醋,还有文具玩具,景区门票、体检项目兑换券也很受欢迎,其中的“明星产品”是物业费代金券。丰富的可兑换商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积分当钱花”在林景雅园人尽皆知。
    兑换诱人,投放也要方便。小区内除了设有人工回收兑换亭,服务时间为每天早7点到晚9点,还设立智能分类桶和智能兑换机,以及自助可回收桶,分类有把握的业主可以直接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智能分类桶或自助可回收桶中,不受时间限制,智能投放方式可自动积分并机器兑换积分,自助可回收桶由专人回收,后台及时积分。对于大件物品,浦口城管首创“400”预约回收电话,工作人员上门回收。预约热线号码是:4008910378,最后几位的“10378”取的正是“邀你参与吧”谐音。通过不断打磨细节,浦口城管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浦口模式”。目前,林景雅园小区常住居民1100户,有900户参与垃圾分类,参与率超过80%。
    垃圾分类“浦口模式”的另一个特色是不做简单复制,而是分类施策、个性化设计。滨江和园小区人数较多,面积较大,住户以拆迁安置人员为主,区城管局主动与物业沟通,整合现有资源,在小区内部协调闲置房间,设立固定的垃圾分类兑换点,方便居民前来投放兑换。同时根据大数据分析,在注册率、参与率较低或距离积分兑换点较远的楼栋设立流动摊点,采取“流动+固定”的回收模式,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在人数较少、面积较小的象山花园小区,每周固定时间在小区广场设立流动回收兑换点,既不占用小区过多面积,又能为居民提供方便的分类回收兑换服务。
美丽乡村:村民自治+党员包干 培育村民自治长效机制
    浦口区桥林街道周营村,每户人家门口整齐地摆放着两个垃圾桶,干湿分开。每天清晨或傍晚,随着一阵摇铃声,工作人员骑着电动小三轮来到家门口,收集厨余垃圾。
    区别于城市垃圾分类,农村垃圾成分构成迥异。照搬城市四分类方式,脱离村民实际生活,村民接受度不高。浦口区城管局因地制宜,在涉农社区和村,将垃圾分为干湿两大类,每户门前设立一组干湿分类垃圾桶,在村组设立垃圾分类收集亭,湿垃圾每天由专人定时上门收运,按次积分;干垃圾经村民自主投放后,通过专职保洁员的二次分类,确保源头分类质量。
    在城市小区推行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在村里变得更接地气:兑换点就落脚在村里小卖部、超市;村民可凭积分在兑换点兑换实用商品,积分直接当钱花;做到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垃圾分类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相结合。
    周营村村支书高良介绍,在垃圾分类推行过程中,发挥了村民自治机制,调动村民积极性。实行社区党员包户管理,指定党员联络员和垃圾分类督导员,对村民进行分片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每名老党员包干10户,确保垃圾分类有人管、管得好。
    在后圩村,每家门口都贴了一块“垃圾分类之家”的标牌,上面显示分类垃圾投运点距离和当月评星等信息。就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垃圾分类已深入后圩村村民心中,大家形成了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和定时定点投放的习惯。
    垃圾分类在农村为何能推进得这么顺利?这离不开浦口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领导带头研究农村垃圾分类运行模式,并多次组织召开全区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和现场会,为求把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目前,浦口已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分类运行、处理机制。
    在村民源头分类方面,通过基层干部上门宣传、积分兑换、党员包户等措施广泛引导发动群众参与;在完善处理设施方面,各个社区设立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并在各个街道建设一处厨余垃圾处理站,让居民、村民的厨余垃圾就近处理,同时整合区内各类再生资源回收点,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链条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在垃圾分类运行机制方面,引入区属环卫公司全程介入,指导和帮助街道、社区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浦口区农村垃圾分类村民自治模式。
政府主导:担当责任,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去年3月,南京跻身全国首批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要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今年7月,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通告,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按照计划,今年底,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的区域,居民参与率要达50%以上,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0%左右。
    浦口区推进垃圾分类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在区环境综合治理相关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把垃圾分类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保障,要让绿色环保成为垃圾处置的主旋律,区、街两级要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区长王磊带队实地调研垃圾分类工作。区委副书记任家龙带领各街道以及区城管局的主要负责人,到高淳等地学习参观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分管副区长高昌玖多次实地巡查垃圾分类点,并召开专题调研会议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浦口区城管局积极响应市相关文件号召,按照“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原则,全面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体现“浦口速度”。今年以来,浦口区已实施垃圾分类的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95%以上,整体参与率达60.3%,开展宣传活动600余场次,共回收可回收物总量660吨、有害垃圾1.66吨。
    垃圾分类工作要顺利推进,一方面需做好服务、做好宣传;另一方面,要把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好,用垃圾分类的成效切实取信于民。垃圾分类投放只是第一步,此后怎么运?如何处理?考验的是垃圾分类的全流程运转体系。浦口区不断加大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在江浦街道荣庄路与宜兰路交汇处,一个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中。从外表看,似乎这个站处理能力有点弱,其实,它是一个服务半径达16公里、日处理能力达200吨,且远期可扩容至400吨的“大家伙”,而看着“小”,是因为工作区域全部“躲”在地下,从而解决生活垃圾的二次污染问题。
    再生资源方面,一个全新的垃圾分类贮存分拣中心也已建成。浦口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既是一座现代工厂式分拣中心,还是垃圾分类的展示中心。队伍建设方面,浦口区城管局已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收运队伍,对前端分类投放收集点以及收运作业车辆和队伍,实行统一规范管理,并对垃圾分类标志、人员服装、计量工具以及服务内容和行为标准进行规范。同时,依托“智慧环卫”监管指挥平台,实施精细化收运作业管理,提升垃圾分类收运专业化水平。

    垃圾分类工作标准高、任务重,浦口区城管局的做法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条腿走路”。为了让这一民生工程行稳致远,做成真正的民心工程,浦口区没有将垃圾分类工作完全交给市场,而是由区属环卫公司全盘介入,主导前期的垃圾分类工作,准备用1-2年的时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的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开,保证垃圾分类工作不短视、不流于形式。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在积极宣传发动市民参与的基础上,浦口区更注重发挥各类组织的作用。在城区,已在积极探索和引导物业公司参与小区垃圾分类,未来将把小区物业公司为主体推进垃圾分类的运行模式作为发展方向;在农村,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党员包干的作用,并把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资源与垃圾分类相整合,构建未来村民自治为主导、社会资本运行为辅的运行机制。

(来源:2018年9月13日《新华日报》)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设为首页系统管理
主办单位: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 主管部门: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苏ICP备14047928号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打开手机版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