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痛点,凝聚智慧,共谋废盐治理良策——“工业废盐利用与管理专家座谈会”在宁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16
浏览量:0

 

为贯彻落实国家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决策部署,破解工业废盐治理难题,推动盐化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2025年7月16日上午,“工业废盐利用与管理专家座谈会”在江苏南京苏盐产业园成功召开。

本次座谈会由中国盐业协会主办,长三角工业副产盐利用与管理产业联盟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废盐资源化利用专委会协办。

 

 

 

座谈会由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会长、联盟执行主席唐正东主持。中国盐业协会理事长王小青率队出席,协会信用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元才、副秘书长张君随行。江苏省盐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戴奇鸣,安全与生产管理部负责人,江苏省盐业协会秘书长李兆生等领导参会。

会议还汇聚了来自南京大学戴建军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徐炎华教授、李绚天教授、刘志英教授等学界权威,以及南京格洛特、江苏益智环境、重庆盎瑞悦科技等国内领先工业废盐处置企业的负责人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讨。

聚焦痛点:工业废盐规范化治理还需发力
 
 

 

小青理事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了本次座谈会的政策背景与现实紧迫性。他指出,工业盐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年消费量超亿吨。然而,在其深度利用过程中,每年产生高达2000万吨的工业副产盐及废盐,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浙江等化工大省。工业废盐成分复杂、处理成本高、环境风险大,其管理利用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工信部拟制定出台工业废盐全链条管理规范性文件并建立工业废盐管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本次座谈会就是协会策应监管要求开展的先期调研。

凝聚智慧:专家企业共献良策
 

座谈会上,长三角工业副产盐利用与管理产业联盟秘书处首先汇报了前期形成的《关于工业废盐全链条管理情况的汇报》及《关于制定工业废盐全链条管理规范性文件及建立工业废盐管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等研究材料,系统梳理了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框架。

与会专家与企业家代表围绕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1.标准先行是基础: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明确界定副产盐、固废盐、危废盐的分类标准,并制定再生盐的专属产品标准,为资源化产品打开市场通路,解决“身份不明、有盐难用”的困境。

2.强化监管是关键:代表们呼吁建立覆盖“产-销-存-用”全链条的监管网络。具体措施包括:在环评环节强制开展盐属性鉴别并“回头看”历史项目;推行二维码溯源制度,实现流向可追踪;要求重点产废企业(如年产量≥100吨或所有危废盐企业)接入监管平台,实时填报数据;严厉打击掺混、偷排、伪报属性等违法行为。

3.应用技术创新是动力:企业代表介绍了高效热化学处理、多系统集成处置等先进技术,展示了资源化利用的可行路径。专家建议国家部委联合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高效除杂、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建设示范工程,并发布技术推广“白名单”。

4.政策协同是保障:与会者建议完善配套政策:明确再生盐利用途径;实施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激励措施;在长三角等区域试点协同治理;严格规范填埋管理,倒逼资源化利用。

明确方向:协会引领,共推落实
 

在认真听取各方发言后,王小青理事长作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本次座谈会取得的成果,感谢专家和企业代表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王理事长强调,加强工业废盐全链条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对保障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中国盐业协会将与长三角工业副产盐利用与管理产业联盟紧密合作,充分吸纳汇总本次会议的智慧结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馈监管机制、技术创新扶持、市场激励等政策建议,完善顶层设计。

网站首页    协会工作    聚焦痛点,凝聚智慧,共谋废盐治理良策——“工业废盐利用与管理专家座谈会”在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