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发布两项碳足迹量化团体标准——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中,标准化工作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支撑作用。
近日,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通过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s://www.ttbz.org.cn/Home/Show/105302)予以公告正式发布《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化学药品(片剂)》《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涤纶》两项关键性团体标准。
这两项标准均由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提出,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归口管理,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度产品碳标识认证重点产品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碳目标下的标准建设意义
2024年3月,江苏省六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构建覆盖全省重点优势产业链的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
该规划要求到2025年发布电池、光伏、钢铁等若干类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到2030年,基本建成支撑我省重点优势产业链的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体系。
2025年1月,江苏进一步出台《全省产品碳标识认证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制定实施3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认证规则,完成150个以上碳标识认证应用。
两项标准的发布正是江苏省在重点工业产品领域推进碳足迹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具体实践,填补了涤纶和化学药品领域碳足迹评价标准的空白。
标准核心内容与应用价值
T/JSXH 0007—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化学药品(片剂)》
该标准为化学药品(片剂)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规范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标准详细规定了功能单位定义、系统边界划分、数据采集要求和量化计算规则等关键技术要素。
在系统边界设定上,覆盖从原料获取、生产制造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特别针对片剂生产特点,强化了初级、次级数据收集及数据质量控制要求。
T/JSXH 0008—2025《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化学药品(片剂)涤纶》
该标准针对合成纤维产业链条长、工艺复杂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涤纶产品制造的碳足迹评价体系。
标准针对涤纶制造中熔体直纺、切片纺等主要工艺特点,给出了系统边界图,明确数据取舍原则及关键环节的数据采集规范,为这一江苏优势产业提供了精准的碳足迹量化工具。
两项标准均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符合ISO 14040系列国际标准及GB/T 24040等国内标准的技术要求,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国际可比性。
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背景
作为江苏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度产品碳标识认证重点产品试点项目的成果,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得到了省级层面多部门协同支持。
2025年4月17日,江苏省成立了产品碳标识认证技术服务联盟,联合39家认证机构共同推动碳标识认证工作。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正是两项标准的提出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为包括化学药品、涤纶在内的重点产品认证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技术支持平台。
江苏省已明确将电池、光伏、钢铁、绿色建材、电动两轮车、船舶等十大行业列为碳标识认证重点领域。计划2025年制定实施4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认证规则、完成200个以上碳标识认证应用。
下一步工作计划
江苏省循环经济协会还将与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南京市质量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研究院)等单位密切合作,加快推进耐火陶瓷材料及其制品碳足迹评价标准的正式发布。
该标准同样属于江苏省市场监管局2025年度产品碳标识认证重点产品试点项目范畴。耐火陶瓷作为高温工业的关键材料,其碳足迹评价对冶金、建材等行业绿色供应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